查看原文
其他

今日夏至 ‖ 诗词养生休错过

小楼听雨诗刊

陌上看花    楼头听雨

关注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下来的节气。夏至通常在6月21日或者22日到来。


何为夏至?



 

“至者,极也”,在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迎来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而且越往北方白昼越长。过了这一天,太阳向南移动,白天也开始一天天变短了。

咏廿四气诗 夏至五月中(唐·元稹)

处处闻蝉响,须知五月中。

龙潜渌水穴,火助太阳宫。

过雨频飞电,行云屡带虹。

蕤宾移去后,二气各西东。



夏至避暑北池(唐·韦应物)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

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夏至没有三伏热?


我们平常经常能听到夏至不如三伏热,既然太阳在夏至这一天就到达了一年中最北的位置,那么为什么夏天最热的时候却是三伏天?


原因有二:一方面是虽然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在不考虑云层等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地表在这天吸收的热量最多。


但由于整个夏季中,地表在白天吸收的热量都大于在夜晚释放的热量,所以总的热量每天都在聚集。


我们平常感受的气温其实就是地表大气的温度,而这一温度在三伏天的时候才达到高峰,因此三伏天要比夏至这一天更热。


另一方面则是考虑云层的原因,七、八月份中国北方正处于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这时的天气多为晴朗少云,更有利于阳光的照射,因此这种情况下七八月份更热。


子夜四时歌 夏歌二十首 其十九(魏晋·无名氏)

轻衣不重彩,飙风故不凉。

三伏何时过,许侬红粉妆。



嘲热客诗(魏晋·程晓)

平生三伏时,道路无行车。

闭门避暑卧,出入不相过。

今世褦襶子,触热到人家。

主人闻客来,颦蹙奈此何。

谓当起行去,安坐正跘跨。

所说无一急,𠴲唅一何多。

疲瘠向之久,甫问君极那。

摇扇臂中疼,流汗正滂沱。

莫谓此小事,亦是人一瑕。

传戒诸高朋,热行宜见诃。



夏至做点什么?




与其他节气一样,民间在过夏至这天时也会有独特的习俗。因为夏至时节正值收麦,所以古人有在这天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亲朋好友聚餐的习俗。各种瓜果上市。


《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的百姓在夏至祭神灵,希望能清除荒年、饥饿和死亡。同时,夏至日正是麦收之后,农人既感谢天赐丰收,又祈求获得“秋报”。

睡起(明·谢廷柱)

谢家庄上景,篱落接湖塘。

枕畔闻林鸟,窗间见野航。

日高山紫翠,雨过海苍凉。

夏至三农慰,田畴穗渐黄。



夏至日雨(宋·袁说友)

烟暝千岩木,溪明一带楼。

片云封旧恨,急雨罥新愁。

节又匆匆过,诗从轧轧抽。

病躯无耐暑,老鬓不禁秋。



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唐·白居易)

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

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

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

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

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

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

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



吃货注意:你得来碗面



古语云:冬至的馄饨,夏至的面。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

 

夏至过后,天气炎热,心火旺盛,多吃面食,强壮人体,素心如莲。



南方有阳春面、三鲜面、过桥面,北方则有打卤面和炸酱面,各地特色涼面是很多人的挚爱。简简单单一碗面,吃下的是平平淡淡的小幸福。



除此之外,江南地区还有在夏至这天用青菜、豆荚、豆腐、腊肉做夏至饼的习俗。


小桥流水人家。奶奶的细语轻声,那是童年记忆中最惬意的夏日清凉。




夏至远离市井,山瘦水清,避暑一去处。



适野(宋·刘敞)

夏至无与适,驱马出东城。

渐去市井喧,稍增耳目明。

风劲山瘦高,露寒水澄清。

造景不及言,畅然得此生。

姓名谢朝隐,出处与物冥。

岂伊渔樵合,鸟兽亦不惊。

待此用卒岁,优游谐我情。



跟牧童一起坐在牛背上凉快,也不错哟!!



夏至过东市 其一(宋·洪咨夔)

插遍秧畴雨恰晴,牧儿顶踵是升平。

秃穿犊鼻迎风去,横坐牛腰趁草行。



散步,遛遛狗,赏赏荷花……



夏至与何孟门吴山带佩公谓远琬若潘亦庶泛舟柳波涌泊草屩庵前分赋得田字(明·岑徵)

庵门相望是花田,风景宜人好泊船。

潮水绿侵杨柳岸,晚霞红入荔枝天。

僧逢旧识供香茗,客有新词被管弦。

乐事良辰难并得,大家沉醉暮钟边。



夏至之日,食杨梅,品荔枝,品尝酸酸甜甜的人生。



餐荔次韵(一) 其一(明·区越)

一抹丹霞百树连,江园荐荔喜新鲜。

繁华独数端阳后,风味应无夏至前。

代柬群公真有句,膏车盘谷总忘年。

石桥流水古松下,此地谁分一洞天。



五月六日次陈大云邀饮之作 其三(明·区越)

江洲何处会群仙,三径斜通五柳前。

土阁旧谙居士宅,石桥新减渡江钱。

蜩催夏至金初奏,荔过端阳色重鲜。

花下一壶须百咏,重来开卷又明年。



戳它会是什么.......

小楼周刊(86):当父爱傍上端午节

每周试玉(80):嘉宾【王海亮,雷海基,潘泓】

【小楼听雨】2018年(1-3)月专辑目录

【小楼荐诗】路石集·杨逸明卷【咏怀篇】

【小楼荐诗】刘鲁宁近作 ‖ 血脉十三亿,根根连大河

各种父爱诗词(附各国父亲节日期)

盘点历代父子诗词(收藏版)


一楼看天下:

中华诗词研究院  李文朝    杨逸明  林岫  刘征   郑欣淼  喻蘅   刘郎  雷海基   李昊宸   杨子怡   李荣聪  方益洪 丁欣  王志伟  曼珠  苏俊卿  马星慧   凌钺一  苏王曦  朱汝略   杨启东   高先仿    无名    叶文范   孟云水   李海霞    三江有月  潘乐乐   崔杏花  郭顺敏  凌大鑫  范东学    西风钱塘   严野夫  周达  哈声礼  叶向东    巴晓芳  李国军   张家安    李国新     冯南钟  程皎    周戊香   席度     陈琳藩   蓝青   秦绍遥    寇梦碧    曹长河    张海鸥   吴未淳  姜玉峰  孔汝煌   张家安  江合友     梦烟霏  抱朴书生   何振山   刘利漫   由社   郑晓京    北极狼獾   王海亮   凡无尘   杨新跃      郭庆华   高求志   王婉丽    弄影   韩丽阁    戴根华      王建强    曾少立   王一川     冉长春    康福  赵仁珪   黄旭   李恭震   徐鹏   白秀萍    孙延红   杨敏   杨金亭   刘川   张淑萱   毕小板   胡逆风 周笃文   刘庆霖   杨琀  任倞   于钟珩   陈兴    杜琳瑛   凌泽欣   李亚丹   王蛰堪  孙临清   石屋诗舍    麦笛儿    郁时威   化谷金青  王跃东  肖三羊  梁鸿鹰   了凡  杨勇民  孙琴安  马力   林峰(香港)  林培养   梦欣  叶良俊  胡文汉 陈继豪  风清 金水  老树画画  苏些雩  池健  詹骁勇  邹国荣  黄祥寿  海上清音   陈少平    大有同人  林崇增  苏俊  韩倚云  楚之氓  陶汉清 曾少立  刘学敏  班美茜  黄浴宇  洪君默  郭爱萍  醉龙  蔡世 曾齐禄  张柳  刘继鹏  时间鸟  空空法师  皇甫国  周粟庵  沙漠海  杨光胜  郑玉伟 沈旭納  张海燕 章一菲  田遨  诗词一家人 郭宏伟  王震宇  陈引奭  姚海宁 徐中美   江岚  雪馨  胡迎建  王国钦 张忠梅  徐中秋  陈一凡 毛谷风  阿袁  何其三  何鹤  汪超英  李利忠  汪冬霖  何智勇 汪 亮  古汉新  王翼奇  尚佐文 汪康哉 何春英 丁金潮  赵玉  任战白  李含江  孔梅 张文富 程良宝 缥缈鸿影 刘南陔 邢容琦 寒剑 古求能 梅子卿卿 烛焰  省吾  张梅琴  李树喜  熊东遨  叶元章  楼立剑  张明新  时新  包德珍  如果  吴祖刚  姚泉名  魏新河  赵京战  李伟亮  独孤食肉兽  周退密  李致音  廖国华 龚霖  熊盛元  武立胜  高中昌  蓝天孤鹤  李蔚斌  张栋  钟振振  孙寅   韦树定  张青云    刘能英  傅璧园  陈衍亮  梦也无声   卢竞芳  蝴蝶庄生   楚家冲  星汉  常永生  成德俊 王德珍   焚琴煮鹤  李明科  王跃平  王艳玲  葛勇  了了堂  吴承曙  晋风  诗酒当歌 李梦痴  寒颤星 范诗银  一粟斋  墨兰心语   何革  李葆国  高昌  刘雁来  曹辉  布凤华   莫真宝  宋彩霞  袁履庄  郑万才   李文庆  贾智德  张立挺  张晓虹   潘朝曦   留取残荷 孙怀中 安全东  李宗健  胡社桥  陈仁德   沈沪林  王卓平  林从龙  孙全元  季军  潘泓  邱红妹  常立英  喻军  邓世广  黄旭  王传明  武阳  鲍淡如  李爱莲  段维  安燕梅  赵玉林   余一睿  秋水轩  张春义  喻石生  周啸天  冯晓  汤敏  祁冠忠  刘刚  许锦星    王義勝  瞿若  冬宁 沈利斌  周铭耿  甄秀荣  史济民  陈逸卿  四知堂主人  林峰  平沙 倪卓雅  楚成  邓建军  施提宝 那成章  王敬仁  曹世清  莫林  陈良誉  胡树民  丁汉江  胡立宁  丁德明  卢景沛    曹森  张祚勋  陈繁华  李忠利    落日长河      杨叔子   吴硕贤   王玉明  叶嘉莹   刘鲁宁   章雪芳


1.投稿邮箱:844418467@qq.com.

2.入选要求:精选绝句20首,律诗或词10-15首,文章类一至数篇。

3.关于打赏:群内诗友集作品归平台,个人专辑全部归作者安排。



长按二维码关注,留言或转发


点击“阅读原文”


在《小楼听雨诗刊》公众号发布的作品,同时会在【今日头条】小楼听雨诗轩,【搜狐】小楼听雨诗轩,【UC 】小楼听雨诗刊,【凤凰网 】小楼听雨诗刊等平台同步刊发,敬请作者自行关注!!!小编由于精力有限,不再一一转发。作品版权属于原作者,如需要刊用和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小窗留言。如有侵权也请留言删除。


本期选编:小楼听雨

资料来源:网   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